纠正偏食小妙招

作者:中一班 秦梓妍妈妈来源:涌泉中心幼儿园发表时间:2018-12-17

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,现代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,家长对孩子在吃食方面的需求基本是有求必应,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格外地“隔代亲”,想吃什么买什么。稚子年幼,不明事理,吃什么全凭口感偏好,久而久之,养成了挑食、偏食等不良习惯。面对这样的状况,很多家长想尽办法去改变,却收效甚微。怎么让孩子好好吃饭?成了爸爸妈妈们关注的一大问题。

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,大家对膳食的营养搭配越来越重视。每到接孩子放学的时候,听到家长们问老师最多的问题往往都是:“今天我的孩子吃饭怎么样?有没有剩饭?”吃饭成了继辅导作业之后,第二大让家长焦虑的问题。家长们或是采取物质奖励的手段引诱孩子吃饭、或是采取打骂惩罚的方式逼孩子吃饭、有的家长甚至追着孩子喂饭……威逼利诱、千方百计只为让孩子吃饭,错过长身体的黄金时期。

殊不知,不良习惯出现在孩子身上,归根究底责任在父母。导致孩子形成错误饮食习惯的因素有很多:自己家庭的饮食结构、口味偏好;家长对待孩子吃饭问题的重视程度;亦或是家长是否引导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;甚至有的家长自己就挑食、偏食的,孩子潜移默化受到了影响……。

那么,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可以从哪些地方入手呢?

一、培养家务小能手

我们会带孩子去菜市、或是超市,一起选购今天想吃的菜。回到家后,一起捡菜、洗菜,她也可以在安全距离内观看我们烹饪菜肴的过程。当饭菜端上桌,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晚餐的时候,一定要及时肯定孩子今天为家庭做出的贡献:“这个菜是宝宝今天帮妈妈洗的。”“那个菜是今天你提回家的……”,劳动的滋味幸福甜美,家庭氛围也会因此和谐温馨。

二、绘本的力量

   《肚子里有个火车站》、《好饿的毛毛虫》、《环游世界做苹果派》、《妈妈,买绿豆》等都是质量很高的美食绘本。通过绘本阅读,辅之以饭桌上绘声绘色的讲解,激发孩子对不同食物的兴趣,引导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
三、不要怕、去尝试

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、不断反思、不断成长的过程,吃饭也不例外。鼓励孩子每个菜都尝一尝,从一点点开始。不强迫孩子一定要吃多少,但请鼓励孩子勇敢地去试一试。

四、严控零食,特别是饭前

严格控制零食给予量,特别是饭前半小时,不要给孩子吃零食。饭前吃了零食,到了该吃正餐的时候就没胃口了,因为零食已经填饱了肚子,没有多余的空间留给饭菜了。

五、定好规则,共同遵守。

纠正孩子偏食、挑食也需要把握好尺度,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,让他亲身体验进餐到点不吃饭,过后没饭吃的后果。到了饭点,孩子就是不吃饭,行,依你!但先告诉他需要承担的后果——接下来这段时间,什么都没得吃,想吃东西就要等到下顿饭开饭的时间。家长之间一定要达成共识、形成统一战线,言行一致。收拾几次就乖了,他自己也会记住:到点不吃饭,就得饿肚子。

上述招数,亲测有效。总结分享,希望会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