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“玩”

作者:张萍萍来源:发表时间:2021-12-20
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指出: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,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,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。“游戏热” 的背后需要我们放慢脚步,冷静地思考:哪些游戏是幼儿真正需要的?哪些游戏是幼儿真心喜欢的?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,基于指南,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,倾听幼儿的心声,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,对当前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反思。

9月,小二班迎接来了它的小主人们!孩子们刚来幼儿园,一切都是陌生又充满期待的!为了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,我们带着他们去感受幼儿园的快乐!风一样自由的滑滑梯、勇敢冒险者的乐园攀爬长龙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沙池,都是孩子们心心念念想要玩到累趴下的游戏场所。

“老师,我们今天玩什么呀?”

“奇奇,我们一起玩拼图吧!”

“老师,我们玩老鹰捉小鸡吧!”常常都能听到孩子们对玩的想法,原来幼儿园里这么多好玩的呀!在主题活动《我上幼儿园》中,我们通过各种方式的“玩”,让孩子们体验怎样与同伴交往,玩属于自己的游戏、安全的游戏,感受快乐的童年生活,从而爱上幼儿园里的一切。



一天,早餐结束后,一部分小朋友开始了快乐的桌面玩具时间,这时向林瑞的声音传了过来:“不行,这是我先拿到的”。垚垚说:“不是的,是我先拿到的”。眼看着两个小朋友就要打起来了,老师赶紧将两人分开,调节矛盾,这里的火刚扑灭,那边又传来求救声:“老师,我不想跟他玩,他就要追我”班级里随时都在上演我想玩他不给我、我先拿到他来抢,我想一个人玩等类似的情景,而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大家都想玩呀,陷入这样的困境,那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关于“玩”的话题吧!

怎样玩能让大家都开心?

崔耘嘉: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。

垚垚:要做好朋友。

小雨:别人玩了,我们再玩。

奇奇:把我们的玩具换一下。

老师说: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玩的吧!原来他们轮流玩、交换玩、一起玩更好玩。

那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!怎样更好玩呢?就这样一次一次的游戏引导,教室里的火越来越少了。


不好玩,怎么办?

室内活动时,按照惯例我们一起组织进行游戏

“孩子们,我们一起来玩对歌这个游戏吧”

话音刚落,坐在我旁白的哗哗说:好无聊啊!凯凯也说到:我不想玩!

老师说:那小朋友想玩什么呢?

崔耘嘉说:我想玩开火车,老师我们一起玩吧!

小泽说:我也想玩开火车。

那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吧!轰隆隆·轰隆隆·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!


我想玩自己的游戏

事例1:

吃过午饭,孩子们都抬着椅子来到了走廊上,小朋友们,你们自己去找一个地方坐下来看会书吧!小朋友们开始抬着椅子找位置,不一会小椅子都排成了一条长龙,我大声的说到:“现在是我们的阅读时间哟!”似乎没有人想理我,那再来一遍吧···

终于千千回我了:“老师我们在开火车呀”

六一:“你们快坐好,火车要开啦!”

于是,大家都开火车去了。不仅仅是这个时候,任何时间只要有机会便会有火车。


事例2:

午睡准备时间,莹莹坐在床上,双脚并拢挡住了我前面的路“张老师,请刷卡!”“好吧!滴·····”“门开了,请通过!”

宓宓也来了:“滴!请开门!”“铛!请通过!”就是这样简单的游戏,孩子们却停不下来。


所有游戏都可以玩吗?

餐后时间,吴陈子意、阳阳、小七、哗哗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围成一堆

子意上下左右的挥舞着自己的手臂,握着拳头,大声的说到:“呀!看我是奥特曼,激光扫射”顺势右手上举准备开打

小七马上左手挡住子意:“嗨!你打不到我”

阳阳见状:“小七不要怕,我来啦!”几个小朋友张牙舞爪互相击打对方。

“老师,他们打我”,一转眼,子意哭丧着脸过来找我。

老师说:“所有的游戏都可以玩吗?”

旁边的小朋友看见,开始讨论起来

“不可以呀,这样会打到别人”“危险的游戏不可以玩”“小朋友不可以打人的”“要注意安全”原来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可以玩的。

每个孩子都开始在集体当中改变自己,从“我先拿到了”到“你等一等”;从“好无聊”到“我还想玩”;从“这是我的”到“我们一起玩”,老师们也从“我们来玩这个游戏”变成了“你们想玩什么游戏”。关于“玩”这个问题,孩子们在成长,老师也在紧随着他们的步伐。

老师的思考:

玩游戏是学龄前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对游戏的期望值较高,而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自我意识较强、人际交往的技巧经验较少、生活常识还在积累中,怎样让孩子开心的在幼儿园学习生活、让孩子安全的与同伴进行游戏是小班老师们要更多关注的问题,在这里我用到的策略有以下几点:

1、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,让游戏“游戏化”“情景化”。

2、尊重幼儿,给孩子自主的机会。

3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