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彩虹

作者:大一班来源:发表时间:2022-05-11

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中指出:“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,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,科学教育应来源于生活,在生活中取材,促进儿童探究能力培养。”在一次餐后活动中,小朋友意外发现了天空中的彩虹,他们将和彩虹一起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01.彩虹的缘起

一天餐后活动,小朋友们在楼顶照顾植物,突然,焜焜大喊道:“快看!天上有彩虹!还是圆形的!”此话一出,小朋友们都眯着眼惊喜的往向天空。可是太阳光线太强,容易伤害小朋友的眼睛,于是老师用手机将天空中的景象拍了出来,小朋友们看着手机上的图片,惊叹道:“哇!太阳被彩虹包围起来了!太漂亮了!”


02彩虹的形成

回到教室后,小朋友仍对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议论纷纷,其中最热门的话题是:彩虹是怎么形成的?

萱萱:童话故事里说,彩虹是仙女飘落的丝带!

思语:我还听说,是雨后的小水滴在大地上采集了颜色,重新回到天上形成了彩虹呢!

慧慧:不是的,哪些是假的,爸爸说是因为光的原因!

……

小朋友们的说法天马行空,他们还将自己的想法画了出来。



哪到底谁说的对呢?我们进行“彩虹的形成”科学教学活动。


原来,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,光线被折射及反射,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,由外圈至内圈呈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 七种颜色。

03彩虹大调查

今天的彩虹很特别,你还在哪儿见过不一样的彩虹呢?

果果:我在光盘上看见过彩虹,不需要水滴就可以看见哦!

菡菡:我还在洒水机后面见过彩虹呢!洒水机边走,彩虹跟着走!

豌豆:我在我们家的车窗上看见过彩虹。

......



小朋友对自己见过的彩虹进行了调查梳理,总结出:彩虹不仅出现在天空中,也不一定是由光和水作用形成的。只要光在发生折射时,单色光被分离出来,就会形成肉眼可见的彩虹。

04寻觅彩虹

知道彩虹形成的原理,我们开始四处寻觅彩虹,瞧,真的有彩虹被我们找到啦!


05奇妙的彩虹雨

除了光的折射能够产生彩虹,我们还通过趣味小实验制作出彩虹,让我们变一个厉害的魔术——看一场浪漫的彩虹雨!

材料准备:食用油、清水、杯子、搅拌棒、各种颜色的色素。


操作步骤:

1、在杯子1中倒入适量食用油,将各种色素滴入食用油中。

2、用搅拌棒将食用油和色素搅拌均匀。

3、在另一个透明杯子2中倒入适量清水。

4、将杯子1倒入杯子2中。


原理揭秘:

知识点:扩散

密度比较:油<水<色素

将混有色素的油倒入水中后,油会浮在水上面。由于色素密度大,一段时间后,色素开始沉淀于水中与水相互溶解,形成雨滴状。

“彩虹探秘”是教师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点而生成的科学探索活动,在活动中,教师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,引导他们获取信息、发现问题、实际验证、总结经验,给足幼儿探索的时间和空间,为幼儿提供丰富的、可操作的科学探索材料,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、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。通过这次探索也让幼儿体验到,科学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,深不可测,也许一滴水、一束光,一滴油,就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工具。